寻骨风

寻骨风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寻骨风
拼音拼读
xún gǔ fēng
药材别名
白毛藤、清骨风、猫耳朵
英文名称
berba aristolochiae mollissimae
功效分类
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用部分
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绵毛。根细圆柱形,棕黄色。茎细长,常攀附他物。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状心形或卵圆形,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绵毛,下面更多。叶腋开花,花单生,花下有一叶苞片,花被管弯曲成烟斗状,先端向一侧展开成片状;黄色,中央紫色;雄蕊6,与花柱合生,药无柄,2室;子房下位,6室,花柱短。蒴果成熟时开裂;花期5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100~850米的山坡、草丛、沟边或路旁灌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宜于夏、秋季,或在5月开花前采收,连根挖出,晒干。
药材性状
参见【植物形态】项。以根茎红棕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平,味辛、苦。归肝经、胃经。
功效作用
祛风通络、行气止痛。属祛风湿药分类下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10~15克;或浸酒。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跌打损伤疼痛、胃痛、牙痛、疝痛等。
药理研究
①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
绵毛马兜铃挥发曲及提出的总生物碱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非生物碱部分无效,冷浸剂经乙醇沉淀1次所得的制剂对蛋清性及甲醛性"关节炎"均有效果,但如沉淀两次,并经高压灭菌者即失去作用。
②抗肿痛作用
全草的粉末混于饲料中喂食小鼠,对艾氏腹水癌和腹水总细胞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艾氏癌皮下型瘤亦有明显效果。煎剂内服也有效。经初步分析,有效成分似能溶解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受热不被破坏。
化学成分
根茎含有尿囊素(allantoin),马兜铃内酯(aristolactone),绵毛马兜铃内酯(mollislactone) ,β-谷甾醇(β-sitosterol),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9-乙氧基马兜铃内酰胺(9-ethoxyaristololactam)和9-乙氧基马兜铃内酯(9-ethoxyaristo-lactone)。茎叶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和D,香草酸(vanillicacid),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olactam),6-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6-methoxyaristololactam),棕榈酮(palmitoe),正三十醇(n-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和硬脂酸(stearicacid)。
使用禁忌
阴虚内热者禁用。
配伍药方
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可单味浸酒服或与桑枝、络石藤配伍应用。
2、治胃痛可配海螵蛸、陈皮同用;用治睾丸肿痛可与鸡蛋同煮,饮汤食蛋。
3、用治跌打伤痛可配透骨草等同用。
4、本品内服还可用治癌肿,外用可治外伤出血等。(《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关中药材推荐

苦石莲 kǔ shí lián
散瘀、止痛、清热、去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大风子 dà fēng zǐ
祛风燥湿、攻毒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胡荽 hú suī
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青皮 qīng pí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属理气药。

枳椇子 zhǐ jǔ zi
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蜘蛛香 zhī zhū xiāng
理气止痛,消食止泻,祛风除湿,镇惊安神。属理气药。

猕猴桃 mí hóu táo
解热,止渴,健胃,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白果 bái guǒ
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千斤拔 qiān jīn bá
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属杀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川续断 chuān xù duàn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