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银花

山银花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山银花
拼音拼读
shān yín huā
药材别名
土忍冬
英文名称
lonicerae flos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忍冬科植物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藤本。老茎黄褐色至黑褐色,嫩茎节有环纹,幼时披毛,成长时全部脱落近无毛。单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主脉有短疏毛,叶背密生白短柔毛;叶柄长,有短柔毛;苞片披针形,极小,密生小硬毛,萼齿三角状披针形。花成对生于叶腋或顶的花序柄上,花冠管状,稍被柔毛,初时白色,后变成黄色,外面有倒生短糙毛及腺毛。浆果椭圆形,熟后黑色,种子1~2枚。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及路旁和乱石堆,野生。广东、广西有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药材性状
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久贮色渐深),密被灰白色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归肺经、心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6~15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用治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病症。
药理研究
具有抗菌、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抗炎、解热、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降血脂,中枢兴奋,抗生育,轻度预防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30多种成分。另含木犀草素、异绿原酸、木犀草素、芦丁、槲皮素、金丝桃苷、亚麻酸乙酯、香荆芥酚、β-谷固醇-D-葡萄糖苷、豆固醇-D-葡萄糖苷、灰毡毛忍冬皂苷甲、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绿原酸等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
使用禁忌
不能当金银花用。脾胃虚寒及疮疡属阴证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太阴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但发热而不恶寒,且口渴者:连翘30克,山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上杵为散,每服18克,鲜苇根汤煎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②治太阴暑温,汗后余邪未尽。头感微胀,视物不清:鲜荷叶边6克,鲜山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鲜扁豆花一枝,丝瓜皮6克,鲜竹叶心6克。上药用水二杯,取一杯,一日二次分服。(《温病条辨》清络饮)
③治发背,恶疮,托里,止痛,排脓:山银花120克,甘草30克(炒)。上为粗末,每服12克,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之。(《卫生宝鉴》)
④治痈疽发背初起:山银花240克,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60克,同煎至一碗,一气服之。(《洞天奥旨》归花汤)
⑤治乳腺不行,结成痈肿,疼痛不可忍者:山银花、当归、黄芪(蜜炙)、甘草各7.5克。上作一服,水煎,入酒半盏,食后温服。(《济阴纲目》金银花散)
⑥治乳岩积久渐大,色赤出水,内溃深洞:山银花、黄芪(生)各15克,当归24克,甘草5.4克,枸橘叶(即臭橘叶)五十片,水酒各半煎服。(《竹林女科》银花汤)
⑦治湿温、温热之邪,郁阻肺气,咽喉不利疼痛: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山银花15克,射干9克、马勃6克。上药捣成粗末,每用18克,水煎片刻,待香味大出后,即可服用。(《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
相关中药材推荐

苦石莲 kǔ shí lián
散瘀、止痛、清热、去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大风子 dà fēng zǐ
祛风燥湿、攻毒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胡荽 hú suī
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青皮 qīng pí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属理气药。

枳椇子 zhǐ jǔ zi
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蜘蛛香 zhī zhū xiāng
理气止痛,消食止泻,祛风除湿,镇惊安神。属理气药。

猕猴桃 mí hóu táo
解热,止渴,健胃,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白果 bái guǒ
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千斤拔 qiān jīn bá
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属杀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川续断 chuān xù duàn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