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大青叶

蓼大青叶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蓼大青叶
拼音拼读
liǎo dà qīng yè
药材别名
染青草、蓝叶、大青
英文名称
indigoplant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的干燥叶。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茎圆形,直立,有分枝。叶互生,柄 长0.5~1.5厘米,叶片绿色,干后变深蓝绿色,卵形或宽椭圆形,长8~8厘米,宽1.5~5.5厘米,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短睫毛,先端钝或稍尖。托叶鞘圆筒状,长1~1.5厘米,膜质,被伏毛,先端截形,有长睫毛。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花密集,长2~5厘米,苞片绿色,漏斗形,有睫毛,具3~5花。花梗与苞片等长,纤细。花被浅紫红色,5裂,花被片卵圆形,长2.5~3毫米。雄蕊6~8,花柱3,下部合生。瘦果三棱形,褐色,包于宿存花被内,长2~2.5毫米。花期6~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田野水边。多栽培,分布于全国。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两次,除去茎枝和杂质,干燥。
药材性状
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蓝绿色或黑蓝色,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叶脉浅黄棕色,于下表面略突起。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质脆。气微,味微涩而稍苦。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心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9~15克,或捣汁饮,外用适量。用治温病发热,发斑发疹,肺热咳喘,喉痹,痄腮,丹毒,痈肿。
药理研究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从蓼蓝中提取的色胺酮是某些皮肤真菌和杆菌的特异抗生剂,其对须发癣菌、红色发癣菌、硫黄断发癣菌、犬小孢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的MIC均为3.1μg/ml。蓼蓝叶中提取的吲哚甙在组织培养试验中显示出抗病毒作用,且能减轻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炎,但不能减少动物死亡数。
2、解热作用:蓼大青煎剂5-10g/kg,对霍乱、伤寒混合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
3、抗炎和免疫作用:本品煎剂5g/kg灌胃,对大鼠甲醛性足肿有抑制作用。10g/kg灌胃,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家兔皮肤炎性反应,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腹腔注射葡萄球菌的小鼠,本品煎剂10g/kg灌胃,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4、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本品煎剂(相当生药0.125g)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此作用有剂量相关性,剂量过大可致心脏停搏。对大鼠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在血管呈收缩状态时,此作用更明显。
5、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蓼蓝地上部分提取物中一种黄酮甙对人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为0.2mg/ml。另有报道本品甲醇提取物中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为3,5,4′-三羟-6,7-亚甲二氧基-3-O-β-D-葡萄糖甙。
6、对平滑肌的作用:1∶200的蓼蓝叶煎剂,浸剂及注射剂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使肠蠕动减弱,振幅变小,此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本品煎剂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小剂量(0.1g)时产生节律性收缩,大剂量(0.25g)时引起持久的强直性收缩。
化学成分
蓼蓝全草中含靛玉红,靛蓝,N-苯基-2-萘胺,β-谷甾醇,虫漆蜡醇,其地上部分含山柰酚-3-吡喃葡萄糖甙,3,5,4′-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甙。此外,还含色氨酮。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配伍药方
1、治热毒发斑,温病:大青叶30g,牛角丝9g,栀子9g,豆豉12g。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2、治斑疹伤寒:大青叶、玄参、生石膏各15g,知母、栀子各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3、治流脑,丹毒:蓼蓝60g,葛根、天花粉各30g,青黛3g(冲服)。水煎,分3次冲青黛服。(《中国民间生草药原色图谱》)
4、治流行性感冒:大青叶(蓼茜)、生石膏各30g,柴胡、桂枝各9g,黄芩、杏仁各12g(孕妇及老幼体弱者酌情减量或慎用)。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喉痹,口疮,丹毒:鲜大青叶捣汁,每次3盅,每日服3次。(《吉林中草药》)
6、治扁桃体炎:蓼蓝全草捣烂取汁,调青黛,涂患处。(《湖南药物志》)
7、治腮腺炎:大青叶30g。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8、治流行性腮腺炎:蓼蓝叶15g,蒲公英、荆芥各9g,水煎服;外用青黛调水涂抹患处。(《福建药物志》)
9、治急性菌痢:鲜大青叶60g。水煎,3次分服。(《河北中草药》)
10、治毒虫螫伤:蓼蓝叶捣汁,涂患处。(《湖南药物志》)
11、治跌打损伤,化脓溃烂:蓼蓝花、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每日换2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相关中药材推荐

苦石莲 kǔ shí lián
散瘀、止痛、清热、去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大风子 dà fēng zǐ
祛风燥湿、攻毒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胡荽 hú suī
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青皮 qīng pí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属理气药。

枳椇子 zhǐ jǔ zi
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蜘蛛香 zhī zhū xiāng
理气止痛,消食止泻,祛风除湿,镇惊安神。属理气药。

猕猴桃 mí hóu táo
解热,止渴,健胃,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白果 bái guǒ
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千斤拔 qiān jīn bá
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属杀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川续断 chuān xù duàn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