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

藁本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藁本
拼音拼读
gǎo běn
药材别名
西芎、香藁本、秦芎
英文名称
Ligustici Rhizoma Et Radix
功效分类
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分
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的根茎及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有多数须根。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棱。基生叶三角形,2回奇数羽状全裂,最终裂片3~4对,卵形,上面沿脉有乳头状突起,边缘有不整齐羽状深裂;茎上部叶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具乳头状粗毛;总苞片和小总苞片线形或分裂;伞幅15~22,不等长;花梗20;花小,白色。双悬果宽卵形,无毛,分果具5棱。花期7~8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
生于山地草丛中。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长3~10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膀胱经。
功效作用
散寒、除湿、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水煎服。用治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药理研究
水提物或醇提物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还能直接扩张血管,对抗乙酰胆碱所致肠肌兴奋,明显降低离体兔子宫张力,并能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药理实验表明,有显著的镇静、镇痛、解热和降温等中枢抑制作用。还有抗炎;抑制平滑肌;提高耐缺氧能力;具有抑菌、抗肝损害、抗早孕、抗氧化等作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0.3%~0.65%,其中新蛇床内酯含量最高,占25.57%。另含阿魏酸、香橙烯、乙酸龙脑酯、α-蒎烯、β-蒎烯、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G、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Ⅰ、3-亚丁基苯酞等成分。
使用禁忌
阴血虚、肝阳亢及温热证头痛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一切风,偏、正头痛,鼻塞脑闷,大解伤寒及头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川芎、细辛、白芷、甘草、藁本各等分,为末,每药120克,入煅石膏末1斤,水和为丸,每30克作八丸,每服一丸,食后薄荷茶嚼下。(《普济方》白龙丸)
②治风湿关节痛:藁本9克,苍术9克,防风9克,牛膝12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大人小儿干白头屑:用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擦旦梳,垢自去也。(《便民本草汇言小集》)
④治小儿疥癣:藁本煎汤浴之及用浣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⑤治大实心痛,大便已利:藁本15克,苍术30克。上为粗末。每服30克,水二盏,煎至一盏,温酒服。
相关中药材推荐

禹州漏芦 yǔ zhōu lòu lú
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蒲公英 pú gōng yīng
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狗肝菜 gǒu gān cài
清热凉血、利尿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青叶胆 qīng yè dǎn
清肝利胆,清热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榼藤子 kē téng zǐ
利湿消肿。属收涩药下属的敛肺涩肠药。

毛草龙 máo cǎo lóng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鸡蛋花 jī dàn huā
清利湿热、清肠止泻、止咳化痰。属清热药下属的清热泻火药。

岗稔根 gǎng rěn gēn
舒肝通络、止痛。属理气药。

硼砂 péng shā
清热消痰,解毒防腐。属拔毒生肌药。